![]() |
成都2025年11月28日 /美通社/ -- 11月21日,國際獨立第三方檢測、檢驗和認證機構德國萊茵TÜV大中華區(簡稱"TÜV萊茵")在成都舉辦"丈量地球?凈零前行——能源-碳-水協同治理與碳中和研討會"。活動匯聚了來自光伏、儲能、鋰電等新能源領域,以及高端制造、消費電子等行業近百位企業代表,共同探討"雙碳"目標下的企業轉型路徑與可持續發展策略。
在"雙碳"目標引領下,企業綠色轉型已從"可選項"成為"必答題"。如何科學量化碳足跡、水足跡,優化能源管理并實現協同治理,成為企業應對氣候挑戰、提升競爭力的關鍵。本次研討會聚焦能源、碳和水協同治理,旨在通過分享前沿技術、標桿案例與政策導向,幫助企業掌握標準化工具與實踐方法,搭建政策與市場的溝通橋梁,助力企業提升品牌綠色競爭力。
TÜV萊茵大中華區人員與業務保障服務資深培訓專家別倩雯,圍繞"解碼生態足跡與生命周期評估(LCA)分析"及"應對氣候工作的碳足跡管理"展開分享。她系統介紹了ISO 14040/14044標準在產品生態足跡評估中的應用方法,助力企業通過全生命周期視角識別綠色創新機會。同時,她結合ISO 14060系列標準,講解碳數據管理體系構建路徑,指導企業通過碳足跡分析定位低碳技術轉型方向,為組織與產品層面的碳管理提供系統化解決方案。
TÜV萊茵大中華區人員與業務保障服務新業務技術總監趙連河分享了"水資源管理"及"能源管理驅動碳中和"兩大主題。他指出,水資源管理需與碳管理同步推進,企業通過ISO 14046識別并量化水足跡、ISO 46001提升用水效率,可系統性降低資源消耗風險。在能源管理板塊,他依據ISO 14068-1標準,詳細講解了以系統思維推動脫碳的策略,強調ISO 50001能源管理體系與ISO 50100脫碳指南的協同作用,并結合食品加工、電子制造、化工等行業案例,展示通過能源評審、指標優化、技術改造實現的節能降碳成效。此外,他還結合碳中和規劃的六大步驟與SBTi科學碳目標設定的方法,為企業提供全流程能源碳管理解決方案。
清華大學博士、大氣污染物溫室氣體協同控制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理事趙君科,結合工業硅(太陽能)、鋼鐵和綠電轉型等案例,分享"雙碳"背景下的減污降碳實踐經驗。
TÜV萊茵大中華區人員與業務保障服務資深培訓專家趙燕解讀了"氣候變化背景下國際綠色貿易壁壘對企業的出海風險"與"供應鏈綠色合規管理"兩大議題,分享"風險識別-評估優化-體系建設-技術突破"四步應對策略。
作為全球領先的技術服務提供商,TÜV萊茵資深專家團隊深耕低碳可持續發展領域,可提供從組織、產品、系統到人員培訓層面的一站式服務,涵蓋產品碳足跡核查與核算、產品生命周期評估(LCA)、水資源管理與水足跡核查、綠色供應鏈管理等方面,助力企業在"雙碳"目標下精準施策、穩健前行,共同構建可信賴的綠色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