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莊2025年11月28日 /美通社/ -- 今年是希望工程實施36周年,也是中國平安持續投身教育公益的第32年。白楊映初心,大愛暖燕趙,初冬燕趙大地的風帶著收獲的清甜掠過阜城這片土地,古城鎮小劉平安希望小學門前的白楊林葉片沙沙作響,像是在迎接一場跨越山海的愛心奔赴。
11月25日,"與希望同行"平安希望小學支教行動(河北衡水站)在阜城縣古城鎮小劉平安希望小學正式啟幕。志愿者團隊帶著精心籌備的課程,走進這座始建于1956年的鄉村小學,用知識澆灌夢想,用陪伴溫暖童年,在冀東南的沃土上書寫教育公益的新篇章。
白楊林下的期盼與約定
"老師,你們是從大城市來的嗎?"
"聽說要教我們畫畫,還要講三國故事?"
當平安志愿者的支教車隊碾過村口的磚頭路,早已等候在操場的孩子們立刻圍了上來,一雙雙清澈的眼睛里盛滿好奇與期盼。阜城縣古城鎮小劉平安希望小學坐落于九個自然村的中心,服務半徑輻射周邊1公里,斑駁的教學樓前,幾株高大的白楊樹挺拔矗立,像極了鄉村孩子堅韌質樸的品格。
簡單而隆重的啟動儀式結束后,王平校長握著志愿者代表的手感慨道:"村里的孩子大多是留守兒童,平時很少能接觸到特色課程,平安的支教行動真是雪中送炭!"平安志愿者代表回應道:"教育公益是一場長期的陪伴,這次我們帶來更多元化的支教課程,讓愛心持續生根發芽。"儀式現場,志愿者與孩子們共同涂鴉了"與希望同行"主題畫布,嫩綠的枝葉在畫布上搖曳,象征著彼此結下的深厚情誼與共同成長的期許。
三國創業故事里的精神滋養
"同學們最喜歡的三國人物是誰?為什么?"平安產險總部企康理賠運營項目組負責人陽中義化身支教志愿者,用三個問題將孩子們引入三國的世界,瞬間點燃了孩子們的興趣。他沒有枯燥地講解史料,而是結合簡單易懂的語言講述三國故事:講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講劉備"求賢若渴,三顧茅廬";講桃園三結義"禍福同當,生死與共"。
孩子們聽得入了迷,時不時舉手提問:"諸葛亮真的有那么聰明嗎?"、"為什么大家都喜歡趙云?"課堂上,孩子們圍繞"曹操是不是英雄"展開討論,在思維碰撞中理解歷史人物的多面性。"以前覺得歷史很無聊,現在發現三國故事超有趣,還能學到道理。"同學們課間還在爭論三國人物,眼里滿是求知的光芒。課堂上那一段段歷史解密、一張張"三國殺"卡牌,無形中鼓勵著他們課后繼續探索歷史的奧秘,忠義智勇的精神內核也必將滋養孩童內心,讓他們收獲心靈成長。
操場上的協作與堅韌
"預備——跑!"體能課的哨聲劃破校園寧靜。志愿者魏海濤將操場設計成趣味運動場地,用磚塊搭建障礙欄,用跳繩編織"電網",推出"蛙跳接力賽"、"障礙通關大挑戰"等特色項目課程。一開始有些羞澀的孩子,在魏老師的帶動下漸漸放開手腳:扎著羊角辮的小女孩不慎摔倒,身旁的隊友立刻停下腳步拉起她,兩人并肩沖向終點;障礙賽中,孩子們小手抓起障礙磚塊,一步一步完成通關,汗水順著額頭滑落卻笑得格外燦爛。
"以前體育課就是簡單跑跑步,現在和小伙伴一起闖關太有意思了!"氣喘吁吁的孩子們抹了把汗,眼里滿是興奮。魏海濤有著多年公益支教經驗,他不僅教孩子們規范的運動動作,還穿插講解急救知識:"運動不僅能強身健體,更能培養堅持與協作的精神。就像門口的白楊樹,只有扎根土壤、相互扶持,才能長成參天大樹。"課堂尾聲,志愿者還組織了"體能闖關打卡"活動,孩子們爭先恐后完成各項挑戰,每一份通關禮物都見證著他們的勇氣與成長。
心靈深處的自信綻放
"如果同桌不小心弄壞了你的畫筆,你會怎么做?"性格塑造課上,志愿者林慧老師的問題引發了一場熱烈討論。孩子們圍坐成圈,在情景模擬中扮演不同角色:有的孩子從一開始的哭鬧"維權",慢慢學會冷靜溝通;有的孩子則主動換位思考,說出"沒關系,我們一起修好吧"的暖心話語。
林老師設計的"優點盲盒"活動更是點燃了課堂氣氛。孩子們把對同學的贊美寫在彩色紙條上,隨機抽取分享。當內向的小雨抽到"你畫畫特別好看,像小畫家一樣"的紙條時,臉頰泛起紅暈,悄悄抬起了一直低著的頭。孩子努力克服以往靦腆的個性,在林老師的引導下他們學會表達、懂得包容,慢慢建立自信。課堂上還設置的"夢想分享會",孩子們勇敢說出自己的心愿:"我想當畫家"、"我想看看外面的世界"、"我想成為像志愿者老師一樣漂亮可愛的人......",每一個夢想都在真誠的掌聲中閃閃發光。
指尖傳承的文化之美
美術課上,教室里滿是藝術的氣息。志愿者劉雅倩帶來了一堂進行準備的美術課程,她提前準備拓片、民俗紋樣模板,還特意收集了校園里的白楊樹葉、槐樹葉,讓孩子們感受身邊的自然之美。"大家先把油墨均勻涂抹在模板上,再輕輕鋪上宣紙,用拓包慢慢按壓,注意不要移動紙張哦!"劉老師手把手地指導著,孩子們學得格外認真。
在老師的啟發下,孩子們紛紛發揮創意:有的蹲在地上拓印楊樹葉的脈絡,清晰的紋路像天然的藝術品;有的合作拓印"希望小學"的校牌,把對母校的熱愛印在紙上;還有的孩子拓印了爺爺奶奶常用的鐮刀、鋤頭紋樣,感受農耕文化的厚重。四年級的小浩興奮地舉起自己的作品:"你看,這片槐樹葉的拓印像小扇子一樣,太神奇了!"志愿者們把孩子們的拓印作品收集起來,共同布置校園文化墻,當孩子們看到自己的作品被展示出來時,驕傲的笑容格外耀眼。
點亮未來的科技探索之光
除了既定課程,支教老師們從人臉識別、智能語音等孩子們熟悉的場景切入,生動闡釋人工智能如何改變世界。"大家知道我們平時用的導航是怎么工作的嗎?"、"智能手表為什么能計步?"一個個有趣的問題引發了孩子們的思考。
"希望在孩子們心中埋下探索未來的種子,引導他們激發科學興趣。"志愿者鼓勵孩子們思考"如何用科技改善家鄉",孩子們紛紛暢想:"我想發明智能灌溉系統,幫助爺爺奶奶種地"、"我想設計鄉村導航,讓外人更容易找到我們村",純真的想法里藏著對家鄉的熱愛與對未來的憧憬。
初心不改,希望永續
時光荏苒,支教行動接近尾聲。離別那天,孩子們早早來到學校,有的給志愿者送上自己畫的畫,有的遞上寫滿祝福的卡片,還有的悄悄塞來一顆珍藏許久的糖果。"老師,你們還會再來嗎?"、"老師,我會好好學習,不辜負你們的期望。"孩子們的話語質樸而真誠,讓志愿者們熱淚盈眶。此次支教行動,平安志愿者為孩子們打開了更廣闊的視野,讓自信、勇敢、探索的種子在他們心中生根發芽。
車輛駛離學校時,夕陽為白楊林鍍上了一層溫暖的金光,孩子們揮舞的小手漸漸遠去,但那份跨越山海的愛心與約定從未消散。
白楊挺拔,初心如磐
自2007年中國平安開展支教行動以來,已累計招募12708名支教志愿者,支教服務時長總計超44.3萬小時,惠及31萬余名鄉村學生,用實際行動為鄉村孩子托起希望。此次河北站支教行動,是平安教育公益"五大工程"的生動實踐,更是"總分聯動、層層落地"公益格局的具體體現。未來,平安產險河北分公司將持續深化支教長效機制,推動優質教育資源向鄉村傾斜,讓教育幫扶更具針對性與可持續性。
燕趙大地,大愛無疆。2025年的這場愛心奔赴,不僅是一次支教行動,更是一場心靈的對話、一次希望的接力。平安產險河北分公司將持續耕耘,讓更多鄉村孩子在知識的滋養下茁壯成長,讓希望之光照亮燕趙大地的每一個角落,共同繪就鄉村教育振興的美好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