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2025年11月28日 /美通社/ -- 11月25日,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高金/SAIF)發布《中國企業數據資產入表情況跟蹤報告》2025年上半年報告,本期報告持續跟進上市公司與非上市企業的數據資產入表實踐進度,并對當前數據資產價值評估流程與方法進行了梳理。
2023年8月,財政部發布《企業數據資源相關會計處理暫行規定》,明確了數據資源的會計處理方法,并于2024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為持續跟蹤該規定的落實情況,由高金創院理事長屠光紹和副院長、會計學講席教授李峰領銜的高金智庫數據資產研究課題組,已連續發布四期《中國企業數據資產入表情況跟蹤報告》,累計覆蓋數百家市場主體。
非上市公司方面,根據課題組基于公開信息的不完全統計,截至2025年9月30日,國內已有375家非上市公司披露數據資源入表情況,已獲得融資(包括銀行授信、作價入股等形式)金額18.99億元,數據資產入表工作整體平穩推進,但增速明顯趨緩。隨著各行業的數據資產入表工作從相對容易的"單點突破"和"局部嘗試",走向了難度更高的"整體推廣",企業面臨更多的挑戰,其入表實踐和信息披露行為也變得更加審慎。
地方國企繼續擔當非上市公司數據資產入表的主力軍,310家地方國企(含城投公司和類城投國企)占累計入表企業總數的82.67%,其累計融資額達17.10億元。民營企業以51家的數量緊隨其后,央企入表數量剛滿10家,事業單位和中外合作企業則分別完成3家和1家入表。
已實現數據資產入表的非上市公司業務類型和數據類別較為廣泛。在行業分布方面,入表企業數量領先的依次是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以及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占企業總數的75.50%。從數據類別來看,交通運輸、政府數據和公用事業類入表數量位居前三,且交通運輸類數據的領先優勢更為突出。
區域分布顯示,企業所處省級區域覆蓋面持續擴大,目前全國已有27個省級行政區實現非上市公司數據資產入表突破,且山東和江蘇保持領先。登記機構選擇則呈現本地化特征,超過半數企業選擇在本省市地方平臺完成數據資產登記,跨省市和全國性平臺應用相對較少。
此外,非上市公司中入表地方國企的行政級別以地市級為主,區縣級和省級比重大致持平。科技屬性也成為入表企業的突出特征,入表科技企業數量占企業總數的33.60%。
上市公司層面,根據上市公司披露的2025年半年度報告,截至2025年8月31日,在A股上市的5000余家企業中,有109家上市公司披露了數據資源入表的相關事項,共涉及入表金額26.40億元,數據資產入表總體規模穩健增長,但增速環比較2024年有所放緩。
課題組發現,"無形資產"科目仍為上市公司主要披露方式,101家公司將數據資源計入無形資產,金額達17.06億元,3-5年直線法攤銷也仍占主流。
在行業分布方面,上市公司中金融業入表企業數量顯著增長,較2024年末增加33%,共涉及金額0.54億元,主要集中在銀行和證券公司。此外,三大電信運營商貢獻突出,入表金額合計達16億元,占市場總規模的60.7%。此外,數據資產入表的上市企業已覆蓋25個省級行政區,區域覆蓋度持續提升;高市值上市企業入表數量持續增多;入表國資背景企業數量反超民營企業趨勢。
本期報告還新增數據資產價值評估專題,系統闡述了數據資產價值評估的概念、流程、方法和實例。闡述了數據資產價值評估的概念與流程,并對當前三大主流評估方法(成本法、市場法、收益法)進行了梳理與舉例,進一步探討了當前數據資產價值評估的困境與未來展望。
報告全文及相關數據已在高金"中國企業數據資產入表名錄"網站中同步更新。該網站全面呈現2024年以來上市公司與非上市公司的數據資產入表情況,并展示所有上市公司數據資產入表清單、非上市公司數據資產入表清單以及數據相關融資的企業清單??赏ㄟ^上海高級金融學院官網——高金智庫——中國經濟金融數據庫找到對應入口,或直接搜索saifdata.cafr.cn進行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