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2025年11月18日 /美通社/ -- 在新加坡金融科技節2025(SFF 2025)期間,華為數字金融軍團CEO曹沖發表了題為《Beyond Digital: Towards AI-Infused Finance》的主題演講,闡釋華為通過智能體場景應用、AI平臺、數據與知識平臺及基礎設施四大維度的創新,直擊金融行業AI應用落地的核心痛點,以系統化工程能力幫助金融機構加速智能化變革。
曹沖表示:"智能化時代本質是‘超個性化時代',AI在金融行業的發展正進入深水區,其關鍵在于能否深入核心生產流程和業務場景并創造實際業務價值。金融機構唯有以AI驅動全流程的結構性變革,才可搶占未來十年競爭先機。"
過去十年,金融數字化突破時空限制,但仍遵循"二八法則",即80%的資源用于服務20%的核心用戶;而未來十年,AI將推動"一人一團隊"模式普及,超級AI助理將成為服務入口。"銀行需思考未來產品是推薦給人還是智能體,誰能率先完成這一轉變,誰將贏得先機。"他強調,AI驅動的結構性變革將覆蓋包含金融服務模式、協作模式、風控決策及基礎設施的全流程。
構建"算力-平臺-工程-場景"四層系統性方案,實現全場景智能
曹沖指出,全球金融機構可通過兩種路徑推進AI原生應用:大型銀行構建全域智能體矩陣,實現"一崗一助理、一客一知己";中小型銀行聚焦信貸等高價值場景單點突破,快速部署智能體,實現流程智能化。目前,華為已在全球金融領域落地500+AI場景,涵蓋辦公、運營、營銷、風控及客戶服務等領域,實現從對內提效到對客增值,從單點場景到系統性綜合方案。
華為以智算平臺為核心,構建"算力-平臺-工程-場景"的系統性方案。面向AI推理的高并發和低時延場景需求,構建領先的算力平臺;進一步通過統一知識與數據平臺實現全域面向AI的數據治理,結合金融智能體平臺與數據工程、模型工程實踐,形成端到端AI能力閉環。攜手全球生態伙伴,釋放全鏈路技術勢能,實現價值場景的快速落地。
在手機銀行的智能化場景,華為和中國某大型銀行聯合創新,以智算基礎設施和AI平臺為基礎,通過主從智能體協同機制、全周期長記憶存儲、軟硬結合的全鏈路性能優化構建了新一代智能移動服務架構,達成意圖識別準確率超90%,時延低至1.2秒,幫助銀行實現從被動響應到主動服務的價值轉變。
面向未來,華為將以領先的算力平臺、系統化的AI工程能力、體系化的生態建設、以及與客戶和生態伙伴共創的全新模式,支撐交互對客、風險控制、全流程業務重塑,不斷深化AI在金融行業的價值應用,幫助金融機構加速AI變革有效落地。
攜手更多融海伙伴加速出海,開放合作共筑金融AI新生態
華為數字金融"融海計劃"發布一周年,已攜手融海伙伴在20多個國家實現聯合方案合作落地,助力全球金融客戶的新核心建設、數據平臺升級和AI創新。
在本次活動期間,華為攜手Neuxnet、Speakly AI、同盾三大融海伙伴分別與沙特Atmaal進行了戰略合作簽約;融海伙伴成員也在此次活動期間得到進一步擴大,包括為全球各央行機構提供穩定支付服務的CMA、提供智能外呼和營銷場景能力的Instadesk、以及為金融機構提供模型開發,推理和服務的MagicEngine三大新成員加入華為融海計劃,越來越多優質金融伙伴正在加速與華為的深入合作。
曹沖強調,華為旨在通過融海計劃,攜手全球領先伙伴打造"六類能力聚合",沿金融生產流體系化構建AI生態,涵蓋模型開發、智能體工程、行業知識庫、場景應用等,以端到端軟硬協同優化AI場景落地效率。
在金融行業從數字化邁向數智化的轉型過程中,華為將持續深化與金融行業客戶、行業伙伴的協同創新,聚焦金融業務的生產流程持續推動體系化生態建設,助力AI從"技術賦能"走向"生產力質變",實現智慧金融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