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攜手構建命運共同體,讓中國醫療惠及世界"
探索醫學命運共同體發展新路徑
上海2025年11月24日 /美通社/ -- 11月23日,2025骨科器械創新與應用國際發展大會在上海虹橋圓滿落幕。此次大會響應國家關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實踐,以"攜手構建命運共同體,讓中國醫療惠及世界"為主題,推動中國醫療裝備領域深化國際合作、惠及全球民眾健康。中國醫學裝備協會醫療器械創新與應用分會會長程云章、上海臨港產業大學校長王春華、上海大學醫學院院長劉斌、上海長征醫院骨科醫院院長肖建如、上海臨港產業大學醫療裝備骨科專業學院院長蔡小攀、中國中小企業協會海外項目合作工作委員會主任楊運濤及執行秘書長沈榮林、上海市高等教育學會陳杰,以及中國、俄羅斯、土耳其、巴基斯坦等9國的骨科專家學者與仁合云康(上海)醫療科技有限公司、朗邁醫療、華翔醫療、紹興藍舟等數十家企業作為上海臨港產業大學戰略合作伙伴齊聚上海,圍繞骨科先進技術和高端醫療器械應用和創新等前沿課題展開深度對話,為促進骨科國際醫療協作和共同發展翻開新的篇章。
此次大會由中國醫學裝備協會醫療器械創新與應用分會主辦,上海臨港產業大學醫療裝備骨科專業學院和上海臨港醫療裝備科技產業研究中心共同承辦,并得到了上海市高等教育學會、中國中小企業協會海外項目合作工作委員會以及上海大學醫學院的大力支持。在啟動儀式上,上海臨港產業大學醫療裝備骨科專業學院與上海市高等教育學會、中國中小企業協會海外項目合作委員會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骨科小針刀組也與瑞士中醫學會簽署了培訓協議。此外,上海大學醫學院醫大醫院、上海海華醫院和上海禾濱康復醫院被授予上海臨港產業大學醫療裝備骨科專業學院培訓中心,標志著上海臨港產業大學醫療裝備骨科專業學院全球培訓正式全面啟動。
本次大會成立了創傷骨科、關節外科、脊柱外科、骨腫瘤及感染外科、兒童骨科、上肢及周圍神經外科、足踝外科、小針刀、單通道脊柱內鏡、 UBE、AUSS、以及護理等十二個骨科相關培訓組,并為國際骨科專家提供手術演示、專題研討和模擬訓練。為了進一步突破醫學國際化傳播和本土化應用推廣的桎梏,大會還成立了志愿者服務隊、國際秘書處,大會將聯合"魯班工坊"國際職業教育交流項目,通過動態吸納國內外專家講師,共同建設符合各國本土國情和行業需求的培訓項目和遠程/實地交流指導課程,并為國內骨科診療器械公司提供國際化發展和國產產品出海戰略提供支持,打通"產學用"全鏈條,將國內骨科醫療領域的創新技術、產業成果轉化為可全球共享的公共產品,將中國的高質量發展成果轉化為適配當地、可持續的醫療解決方案,為中國醫療國際化和自主高端醫療器械出海打造共享共贏的新名片。
"中國骨科歷經多年發展,已從技術追隨者逐漸轉變為創新策源地。"上海長征醫院骨科醫院院長肖建如教授表示,中國近年來在該領域取得的突破性進展,特別是在復雜骨骼系統疾病精準化治療、微創骨科體系構建、多學科全病程管理等方面的創新實踐,為全球骨健康治理提供了重要參考。上海是中國現代醫學的主要發源地和中華醫學會的誕生地,見證了新中國醫療技術和產業發展波瀾壯闊的歷程,上海長征醫院骨科作為國內骨科領域的王牌之一,從百余年前西學東用的時代浪潮下生根發芽,歷經幾代長征骨科人的奮勇拼搏下,已成長為國際上規模最大的脊柱疾病診療中心和骨腫瘤中心。借助此次大會,與各國合作伙伴共同探索常態化技術交流與人才培養機制,將中國骨科的先進技術體系、發展理念和醫療器械融入到國際骨科的發展藍圖中,為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貢獻專業力量。
中國醫學裝備協會醫療器械創新與應用分會會長程云章、上海臨港產業大學校長王春華、上海大學醫學院院長劉斌、中國中小企業協會海外項目合作工作委員會執行秘書長沈榮林、上海市高等教育學會陳杰分別致辭。大家在致辭中提到,擴大國際科技交流合作是國內外醫療產業發展,推動健康中國建設和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的必經之路,通過本次大會,將推動我國頂尖骨科醫療團隊與國際各骨科中心深度合作,輸出先進技術,汲取國際經驗,共同構建開放共享、互利共贏的國際醫學合作新生態。期待與會專家、機構攜手共進,助力中國醫學智慧走向世界,為全球健康事業注入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