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2025年11月12日 /美通社/ -- 每年11月12日是世界肺炎日,今年的主題是"認識肺炎、預防肺炎、遠離肺炎"?。當天,由復旦大學附屬華東醫院、上海市中醫醫院指導,上海市靜安區老年大學、上海和眾青年志愿者服務中心主辦,華東師范大學附屬盧灣輔讀實驗學校和丸紅制藥中國(原住友制藥集團 中國)協辦的"HONG揚健康?暢享健康呼吸老年肺炎科普講座"?在上海成功舉辦。本次活動除了線下的講座以外,還采用了線上直播的形式,吸引了周邊社區居民、患者家屬和基層醫護人員參與,復旦大學附屬華東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主任醫師朱迎鋼教授、上海市中醫醫院急診與重癥醫學科主任醫師麥靜愔教授等專家出席活動,共同就老年肺炎的預防、診斷、治療和康復等話題進行了深入淺出的科普講解。
老年肺炎發病率呈季節波動 不典型癥狀易導致延誤診治
社區獲得性肺炎(CAP)是下呼吸道感染的常見類型之一,全球發病率較高,危害較大。我國人口老齡化形勢異常嚴峻,人口基數大,CAP已經成為我國老年人的主要疾病之一。老年CAP發病率高,且病情復雜多變,發病急驟等因素,常導致較高的病死率和沉重的醫療經濟負擔。此外,老年CAP發病率呈明顯的季節波動特征,多為秋冬季高發,夏季低發;從地域上來看,東北、華東地區是老年CAP的高發地區[1]。
"秋冬季是老年人肺炎的高發季節,65歲以上老年人,特別是高齡(80歲以上)和有呼吸道慢性病的老年人易患肺炎。"復旦大學附屬華東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主任醫師朱迎鋼教授指出,"與中青年人相比,老年肺炎具有起病隱匿、癥狀不典型、病情進展快、并發癥多等特點。除常見的咳嗽、發熱等呼吸道癥狀外,老年人患肺炎時更易出現非典型表現,如食欲下降、乏力、意識模糊、尿失禁等,這些癥狀往往被誤認為是年老體衰的正常表現,導致就診延誤。"
"呼吸急促是老年肺炎的一個敏感指標,當老年人出現發熱或上述不典型癥狀時,應盡早進行胸部影像學檢查以明確診斷。"朱迎鋼教授強調。
老年肺炎致病菌分布特殊 需盡早啟動經驗性抗感染治療
由于老年人基礎狀態、合并癥和病情的嚴重程度具有特殊性,老年CAP的致病菌分布也具有其特點。
朱迎鋼教授表示,"老年肺炎的致病菌分布具有特殊性,主要以革蘭陰性桿菌為主,尤以高齡老人更為明顯。同時存在多種病原體混合感染、耐藥菌感染風險高等特點。"
"在治療時,需基于老年肺炎獨特的病理生理特征,盡早啟動經驗性抗感染治療,根據肺炎的類型和嚴重程度,結合器官功能狀態和藥物的不良反應選擇恰當的抗感染藥物,關注重癥感染,準確分析初始治療失敗的原因,及時調整治療方案。相較于傳統抗菌藥物,一些全新類別的抗菌藥物療程明顯縮短,能夠有效減少患者的住院時間,減輕醫療負擔。"朱迎鋼教授強調,"對于重癥肺炎患者,除了抗感染治療外,還需要加強氣道管理、營養支持、容量管理等綜合治療措施。"
談及老年肺炎的中西醫結合治療,上海市中醫醫院急診與重癥醫學科主任醫師麥靜愔教授表示,"中醫學認為老年CAP患者多存在邪實正虛并存的特點,故多從正邪兩方面辨證論治,肺喜潤而惡燥,氣機宣降之樞,故辨證中清肺祛邪以清熱宣肺為法,同時兼顧補虛、調暢氣血,以養陰益氣、健脾祛濕、補腎納氣為法。中西醫結合臨床治療老年CAP可以提高患者免疫力水平,有效改善病情,降低治療過程中不良反應。"
應對秋冬季高發風險 預防老年肺炎需多管齊下
老年肺炎的預防至關重要,如防止誤吸、疫苗接種、改變生活質量、強化基礎疾病控制,都有可能明顯降低老年肺炎的發生。
朱迎鋼教授提出了具體建議,"首先,疫苗接種是最經濟有效的預防手段,推薦老年人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和季節性流感疫苗。其次,要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勤洗手、戴口罩,減少感染機會;再次,對于有吞咽障礙的老年人,應注意進食體位,細嚼慢咽,預防誤吸;此外,保持口腔清潔、均衡營養、適度運動都有助于增強抵抗力。"
麥靜愔教授特別強調,"秋冬季節氣溫變化大,老年人要注意防寒保暖,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場所,出現疑似癥狀時應盡早就醫。從內培養正氣,從外規避邪氣,方能讓我們呼吸得更健康、更有力!"
本次活動特別設置了互動問答環節,專家圍繞"如何區分感冒和肺炎"、"長期臥床老人如何預防肺炎"公眾關切問題進行了細致解答,提升了科普的實用性與參與感。會議現場,主辦單位及與會專家紛紛表示,老年肺炎防治是系統性工程,需凝聚醫療、社區、家庭與社會多方力量,構建覆蓋全鏈條的老年呼吸健康防護體系。未來將繼續通過專業科普、基層培訓與媒體傳播,推動老年健康知識普及化、行動化,助力實現從"以治療為中心"向"以健康為中心"的轉變,為"健康中國2030"建設提供堅實支撐。
參考文獻: